圖 全台住宅平均屋齡約32年。(示意圖/pixabay)
EBC地產王
全台灣屋齡30年以上的房屋占比達5成,老屋重建、危老重建成為熱門話題,不過有網友認為,像歐洲、日本、美國都有很多老房子,甚至屋齡破百還能住人,質疑「台灣房子不耐用、很爛」,對此專家則以5大面向解釋其中原因。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直言,有些人會說台灣爛建商多、黑心業者蓋爛房子,但爛建商各國皆有,如果以建築技術水準而言,台灣在東亞是韓國、日本、新加坡同等級的,其實並不差,房子之所以30年就需要改建,主要還是和地震頻繁、民情差異、法規差異、違建普遍以及歷史包袱有關。
何世昌指出,台灣地震多,容易造成房屋結構損害,房子比較不耐用,至於同樣位處地震帶的日本,因為法律賦予屋主修繕房屋的義務,集合式住宅除了每月需繳交管理費,還要繳一筆「修繕積立金」,屋齡達10年至15年左右會委外大修,幾乎等於台灣所謂的「內、外拉皮」,有保養當然有差。
無奈的是「台灣只會羡慕別人好的,可是民眾卻不要承受改變的成本」,從最近「只要斑馬線上有行人,不論遠近車輛都必須停讓」政策喊卡就可見一斑,日本做得到台灣人卻不願意,更何況要強制大家修繕房屋。就像車子需要定期回廠保養,才能使用的長久,但一般人的房子,大多都沒有保養、定期修繕,時間一久,最後當然只能重建。
且不僅日本,歐洲如法國等國家,都要求要屋主需修繕房屋,但台灣法規欠缺相關規範,「是政府不想做嗎?我想不是,而是政治人物擔心流失選票」,像是多年前內政部曾想推動「老屋交易附健檢證明」,還沒定案就被罵翻,更何況是要強制民眾出錢修房子?
另外,台灣違建問題十分嚴重,就算自家沒違建,鄰居違建損害結構,周邊也不會安全,普遍存在的「只是把陽台外推啊」、「只是在防火巷加蓋啊」、「只是做夾層而已」投機心態,讓房屋結構變得不安全,政府無力可以解決,只好加速房屋重建效率。
最後,早年經濟起飛、大量蓋房的時期,有高氯離子砂料、輻射鋼筋等有害建築原物料等問題,為了讓這類危險建築加速改建,於是政府才會提出鼓勵重建的措施。
何世昌強調,長遠使用的房子是需要付出維護成本的,如果大家沒有那個決心,卻一昧羡慕日本好棒棒,恐怕沒辦法解決問題「我們還是要反省一下,到底是台灣建築真的爛,還是使用的人觀念爛?抑或是兩個都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