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2003 年以後,興起的炒房風潮將房價炒翻了天,造成今日房價高漲。(圖/記者許凱彰攝)
文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2015~2020年期間,房地產市場因進入熊市,整個市場步入穩定階段,市場上一般炒房客逐漸退出市場,而較專業的炒房客則已晉升為法人身份。
如果再從二、三十年前的房地產生態來看,當年的房產屬性就純屬「居住」之用,沒有太多的炒房、囤房。直到2003 年以後,興起的炒房風潮將房價炒翻了天,造成今日房產的價格高漲,房價之高,讓人望塵莫及。
疫情打壞了購房者的原來佈局
在這種環境下,買房的剛需及房奴還是在不斷的為擁房而辛苦奮戰。2018年底,筆者預估房地產可能會在1、2年後重新走向復甦,因此建議購房者宜把握時機,逢低買進。2019年下半年,房市買氣開始出現「緩慢」回溫景像,然而,隨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又讓整個經濟情勢出現了巨大的變動,也大大牽動了房地產市場隨後的發展。
貨幣大放水 房市步上復甦週期 房價走向上升波段
在疫情下,先由美國展開資金上的大放水,隨後全球各國先後跟進,大量資金流入市場,但全球供應鏈卻出現卡關現象,也因此衍生通貨膨脹;加上台灣的房市在經過2015~2019年的蕭條期之後,已重新步上復甦,因此,房價一定走升。
抗通膨下的買房慾望加上地價、營造原物料上漲、人工短缺 帶來房價上漲的新情勢
大量資金流入造成貨幣貶值、供應鏈卡關造成商品供不應求,由此衍生通貨膨脹,而房地產恰是抗通膨的最佳工具,因此引發了民衆的買房熱潮;疫情下的降息也進一步激發了房市的買氣,加上地價、營造原物料上漲、人工短缺等,更加劇房價的上漲情勢。
這些因素都是這一波房大漲的原因,這種情形是舉世共通的現象,不僅發生在台灣,而是全球房市皆然,而且漲幅都相當驚人,甚至連最少炒房的德國都不例外,相比之下,台灣的漲勢還算溫和。
政府啓動一連串的打炒房措施遏止房價暴漲
政府也看出房市已經出現「房價上漲的預期」,因而啓動一連串的「打炒房」措施,像實價登錄2.0、房地合一2.0、連續幾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甚至更嚴厲的「預售屋禁止轉讓」措施,這些舉措截斷大部分投機客的資金來源,大幅減少炒房客獲利幅度,並逼使炒房客拋出部分房源;除此之外,政府的「打炒房」措施也限縮了開發商的資金融通,遏止了建商囤房、囤地的可能,間接逼迫建商在資金壓力下,必須盡速去化持有的房屋,從而減少囤房、惜售,及達到讓房價止漲、小漲的目的。
剛需宜勤勞看屋並及時進場
但是,營造成本的上漲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因此有居住或換屋需求的自住客有必要勤勞看屋,並及時進場,利用此一「政府壓制房價」下的好時機,慎選理想好屋,若此時還抱著等待房價大跌再進場的心理,反而會錯失良機,迎來未來更大的房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