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眼看房價持續飆漲,越來越多的購屋民眾轉向選擇屋齡較高的中古屋,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全台平均買賣屋齡高達30.89年,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屋齡40年以上中古住宅的交易筆數達7,201筆,占全台住宅買賣總筆數的23,164筆的31.1%,同樣刷新紀錄,幾乎每3筆交易裡面就有1筆是屋齡40年以上的老屋,顯見老屋交易的確愈發熱絡。
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老屋價格親民,坪數實在,且未來具備危老都更的發展潛力,確實值得購屋民眾關注,不過,由於老屋屋齡較高,購買過程中仍有一些眉角需要留意。
莊思敏指出,最近幾年老屋交易愈來愈熱絡,推估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價格問題,與預售屋、新成屋相比,老屋房價普遍較低,更容易入手,而且新建案因建商有成本考量,讓價空間比較有限,相對之下,老屋的屋主在議價上通常更具彈性,對買方更有吸引力。
其次,地段價值也是老屋的一大亮點,大多數都市區的老屋都坐落在地段精華的市中心,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反觀新推案則多位處蛋白區甚至蛋殼區,周邊配套仍處於發展階段,對自住型的買方而言,這些精華區的老屋往往更能滿足他們的實際生活需求。
再者,最近幾年在政府積極推動都更與危老改建政策下,不少老舊建物經重建後都迎來身價翻漲,這也吸引了許多投資型買方進場,進而帶動老屋交易的升溫。
進一步觀察六都屋齡40年以上中古屋的交易占比,以台北市最多、高達55.7%,其後分別是新北市30.8%及台南市30.3%。
六都中還有台中市占比為28.6%、高雄市23.2%以及桃園市19.8%。對此,莊思敏表示,台北市土地開發已趨於飽和,區內可供大面積開發的素地資源相當有限,市場供給以中古屋為主,再加上新建案開價動輒上百萬,而中古屋仍普遍落在7-8字頭上下,在比價效應下,選擇中古屋的購屋民眾自然更多。
至於,屋齡40年以上中古屋交易占比最低的桃園市,莊思敏表示主要是因為與雙北精華區相比,桃園購屋門檻相對較低,且區內又有較多的新興重劃區,新建案供給充足,購屋民眾的選擇性多,因此拉低了中古屋的交易占比。
圖   114Q1六都40年以上老屋交易情況。圖/中信房屋提供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 友善分享消息,如有不妥請通知即會下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