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買房有多難?專家試算「大學畢業10年內買都很吃力」,基本工資提高根本沒用

畢德歐夫 * 責任編輯/林俐

近兩三年的房市升溫,可說是熱度一點也不輸給股市,甚至有時候討論度還高上一些,這並不意外,因為台灣的自有住宅高達8成的比率,加上整體的國民財富不斷攀升,通膨影響下,房價自然就跟著上去。

不少年輕人苦於沒有原生家庭的幫忙,光準備頭期款這關就卡住了,以前親自走過一回的經驗是「先求有再求好」,不過還有下一句,就是「在能力範圍內買到最好的地點」,暫時犧牲空間或忽略屋齡,這是當時選擇走的路。

不管何時,台北房價永遠都很貴,除了SARS那時候,那時候老丈人也曾好意告誡,是否往外部的區塊選擇,而且建議我一步登天,直接把空間買齊,這樣以後就不用再換。

我跟太座確實就此事做了一些討論,但最後評估還是可以扛得起一個台北小窩,跟太座說還是把通勤時間省下來,我們需要的是「時間」。

事後來看,其實就算當年選了老丈人建議的方案,也不見得就少賺錢,甚至賺更多也說不定,因為這幾年低基期的區域進行了補漲,漲幅大的反而都是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台北市漲幅真的不算大。

在貸款年限的部分,當年很保守選了20年期,還記得銀行貸款人員一直建議「真的不選30年嗎?」那時候真的保守過度,百般考量下,選了20年期,無寬限。

頭期款2成,也是靠多年存下來的,但硬要說起來,當年真的是太保守,只懂股市不懂房市,畢竟只看了35間房,買下人生第一間小窩,只覺得很新鮮,財務上倒是沒什麼太大壓力,反而是準備要成婚了,這事比較緊張忐忑,光是要籌辦婚禮,還要發送喜帖,發給哪些親友,要怎麼排座位,誰不能跟誰坐,誰一定要跟誰坐,誰說好要來結果突然又改成不能來,長輩突然說加個兩桌可以嗎?諸如此類的事情,一直都覺得處理「人」比處理「錢」的事複雜多了。
拉回主題,現在的年輕人要面對的是更高的房價,這點無庸置疑,真的很辛苦,現在大學畢業生算一算大概是90、91年次,他們的父母親較大可能落在6年級生前段或5年級生後段。

假如大學畢業五年內要買房,這難度真的高,就算拉長為畢業後十年內要買,幾乎也要長輩多少幫忙出點頭期款才有可能。

那政府未來如果真要出一個「免頭期款的購屋方案」,這也不能說好還是不好,這是兩面刃的問題,因為支持的一方認為「至少先成為有產階級」,而不支持的一方認為「五年寬限期過了之後,開始要本利平均攤還,那真有辦法支撐嗎?」

我們先來試算幾個數字看看,假如房價1500萬全貸,在前五年只付利息的情況下,以現在2.07%來計算,每年要繳利息31萬,除以12個月,大約就是每月2萬6。

過了五年後,總算開始要本利平均攤還,這時候先用偏低的利率1.8%去計算,那每月要繳4萬8,之後住個10多年可以賣掉去別的地方,也可以就這樣繼續住到某一年貸款繳清。

姑且不論這項政策是否有辦法實行,至少讓年輕人有個殼,這件事看起來的確可行,但風險在於如果讓更多「不具備還款能力的人」背上千萬以上負債,那是否容易釀成系統性風險?

這事情不可不慎,每個月還款4萬8,有些人會認為:「五年後收入變多,不就還得起?」這話似乎也沒錯,只是收入建立在必須要大幅增加,否則微幅增加的話,其實依舊幫助不大。

以現在夫妻兩個人當頂客族,都不生小孩來估算,夫妻月收入合計8萬,減掉4.8萬,將只會剩下3.2萬。

這3.2萬要吃三餐,還要偶爾回家鄉看看老父母,通勤費、社交費、保險費等等,一個人1.6萬能否做以上這些事,相當值得大家思考,至於如果生了一個孩子,那就更不用贅述了。

買房跟買股票或買保險都是要仔細評估的,差別只在於買房可以稍微再大膽一點,這沒問題,但是大膽過頭,同樣會陷入資金鏈斷掉的窘境,當然如果是缺錢可以跟原生家庭搬救兵的那種我們不討論,

那一個人或一對夫妻(or情侶)會不會因為這個政策就得到此生的財務救贖?有非常大的討論空間,而且房價勢必會因為這樣的政策更上一層樓,回到過去專欄常提到的:「我們要過上更好的生活,一直都是要成為全社會前20%或30%的人,除此之外,除了降低物質慾望外,別無他法」。

齊頭式的把基本工資拉高,這是沒用的,或者直接宣布大家買房可以不需要頭期款,這同樣也是沒用的,因為你不用頭款,別人也同樣不需要,終究要回歸到「誰錢比較多,出價比較高」的循環賽局當中。

台灣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住,只是能住的地方看不上,看得上的地方買不起,人人都要捷運站5~10分鐘就走到的地方,每個台灣人都精打細算要把仲介費含在總價當中加價賣,那這個局就是這樣繼續下去,提升自己的認知,把專業技能磨練起來,讓別人(客戶、老闆、同事)一定需要你的協助才能做事,那自然就擁有了賺錢的能力。

對於各種財務的決策,最後都仰賴我們的本業底氣,價值觀、人生觀、視野與認知,這些都緊密連結著我們這一生會擁有多少的財富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