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統計
記者葉家銘/綜合報導
財政部公布,今年營利事業繳交房地合一稅,創下歷史新高198億元,反映公司交易不動產在過去一年有明顯獲利,其中繳稅大戶位於北市,今年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收達64億元,占比逾3成。然而不僅房地合一稅再創新高,房屋稅在今年前7月已累積870億元亦創史上最高,專家分析,政府打炒房卻大賺稅收,無論企業與百姓稅賦增加,成最大輸家。
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統計顯示,2023年全國稅收198億元,比起去年同期的172億元增加15%,繳稅大戶是台北市的64.4億元年增8%,其次是台中市32.9億元,年增32%,高雄市則是25.5億元,年增約4成,桃園市則是22.9億元,年增約44%,增幅位居所有都會區之冠。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長期以台中市最多,反映當地市場交易熱絡,個人出售不動產價格有明顯上揚,不過營利事業就完全不同,北市在近三年都是遙遙領先其他區域,今年稅收甚至比台中多出將近1倍,反映公司在交易北市不動產時有明顯獲利,尤其法人持有一些商用不動產,或者開發商出售不動產時,多屬於大型或較大的開發案,因此北市成為營利事業的房地合一繳稅大戶。
高雄房屋市場調查協會榮譽理事長蔡紹豪分析,無論房地合一稅或房屋稅在今年勢必改寫歷史新高,主因是各區地房價大漲,價值提升,政府透過房地交易與每年向有房者徵稅,國庫稅收提升,然而房屋稅增加代表有房族每年持有成本提升,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增加,代表企業轉售不動產時要繳納更多價差,無論對個人或企業都是很大負擔,該現象不僅無法平抑房價,反而會造成轉嫁效應,這也是為何房市政策越來越嚴謹,房價卻不降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