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坪百萬實價登錄被蓋牌,也壓不住北中南房價驚驚漲

圖 近年來,只要媒體披露房地產「實價登錄」(簡稱實登)創新高的個案,就會被下架。從此找不到該筆交易紀錄,船過水無痕。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文 / 彭杏珠

民進黨政府從2020年12月起至今,共推出13波打炒房措施,房價卻文風不動,還驚驚漲。近來台中市、新竹縣市、台南市、新北市更屢屢傳出「高單價實價登錄」被下架情事。日前媒體披露台中水湳特區預售單價破百萬新聞後,隔天就被蓋牌。房市專家直言,政府不宜將實登當成操控工具;網友也不客氣砲轟政府「說蓋就蓋,根本在擾亂房市秩序!」「只要下架,房價就沒有漲啦,有政府好安心喔?」「笨蛋,房價是市場機制,蓋也沒用。」

房地產業者最不願意遇到選舉,每到大選季節,就會出現怪異政策。近年來,只要媒體披露「實價登錄」(簡稱實登)創新高的個案,就會被下架。從此找不到該筆交易紀錄,船過水無痕。

誇張的是,各縣市的蓋牌標準不一。去年,竹北高鐵特區有一筆單價78.2萬元的交易紀錄被下架;台南有個重劃區的案子,實登只比行情高12%也不見蹤影了……。「實登被蓋牌已經見怪不怪了,房地產記者也會接到關切電話,」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說。

最受矚目的是台中水湳經貿園區的實登。2022年11月11日,區內首次出現實登突破每坪100萬大關的個案,隨即就被下架;近日該區又出現第二個破百萬的實登。未料,消息才一見報,隨即又被蓋牌了。

台中市地政局表示,依據中央訂頒的「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報登錄及預售屋銷售資訊備查作業手冊」規定,地方政府應篩選去除顯著異於市場正常交易價格及特殊交易資訊,如單價過高,就不予揭露,因此要下架該筆實價登錄。

政府擔心祭出各種打炒房政策後,卻被「高價實登」打臉

政府接二連三蓋牌,讓業者徒呼負負,也有網友砲轟政府「說蓋就蓋,根本就是在擾亂房市秩序!」「只要下架,房價就沒有漲,有政府好安心喔?」「民眾根本不知道要信什麼了!」「笨蛋,房價是市場機制,再如何蓋牌,房價還是照樣漲。」

也有曾吃過虧的網友分享,「建商可以說實登被蓋牌而賣高價。」「根本擾民,導致鑑價跟不上行情,貸款下不來。」「資訊不對稱害死民眾,市場明明在漲,被蓋牌後,一念之差就錯過買房時機。」

顯見政府想用蓋牌以壓制「高房價」訊息,恐適得其反。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痛批政府的鴕鳥心態,表面上質疑「高價實登」,其實是有說不出的秘密,就是在萬箭齊發打炒房下,根本不希望房價屢創新高,打臉政績。

李同榮舉水湳特區出現實登破百萬的個案說明,該區單價刷新七期豪宅區,有其優勢條件。水湳特區位於西屯區中科必經之地,區內有台中綠美圖(圖書館+美術館)、占地約67公頃的中央公園,為大安森林公園的三倍大,啟用後將成為都會區第四大公園;還有中台灣電影中心、展覽會場、水湳轉運中心、中國醫藥大學;另外,還毗鄰逢甲大學、逢甲商圈,以及通往中科而聞名的愛情橋。

「所以面對公園第一排的房價遲早會破百萬,政府卻擔心單價創新高,打臉政績而下架實登訊息,這種欲蓋彌彰的心態,反而讓水湳特區一戰成名。」李同榮說。

實登延宕揭露逾兩個月,失去房市資訊透明化的意義

政府蓋牌也引來檢討聲浪。何世昌認為,政府推動實登的目的蕩然無存,最好是全部揭露資訊,如擔心被刻意炒作,建議制訂統一標準,讓地方政府有所依循,目前僅台北市有與估價師公會合作,超出市場成交價20%,會先蓋牌不揭露,等銷售過半數後,再全數公布,「但不能只做半套,為何高於行情20%被蓋牌,低20%照樣揭露,不應有雙標行為。」
「實登旨在促進房市交易資訊透明化,不應變成政府操控房價的工具,喪失當初制訂的美意,」何世昌說,如不想制訂蓋牌標準,若物件因特殊狀況造成突出價碼時,只要特別加註即可,畢竟當下會出現高房價是不爭事實,媒體通常也會即時披露,下架反而欲蓋彌彰,成為市場討論、推升房價走高的話題。

其實,2012年「實價登錄」執行以來,已出現不少弊病。李同榮進一步指出,長年以來,實登都要人為逐筆過濾,延宕揭露時間超過兩個月,造成兩大缺失,就是即時統計數據偏差與錯誤,以及嚴重影響市場判斷與民眾參考價值。

由於訊息延宕,導致有些研究單位進行上個月的行情分析時,拿到的量體卻不及實際交易量的1/10,容易出現分析偏差,甚至誤以為房價已下跌。例如副總統賴清德先前對年輕人說:你們知道房價已經下跌了嗎?引發青年反彈。「這就是實登延宕揭露惹的禍。」李同榮分析。

他也建議內政部與地方政府應徹底檢討實登揭露方式,並提出三大建議。首先是,實登應依建物過戶時,百分百即時揭露。意即地方於月初公布前月的交易量時,應與實登的數量一致。

再來是,政府認為過高或偏低的可疑物件,建議可依交易合約與金流進行稽查,不實登錄依法可裁罰,而不是直接下架;第三是,民眾若發現有造假行為,可向地政機關檢舉。

李同榮呼籲,政府應維護房市成交資訊的即時性、透明性以及正確性,否則實登很容易淪為假訊息,成為製造市場恐慌的真正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