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近十年連出重拳 下場是?專家解析:錯誤的政策更可怕

圖 政府接連出重拳,讓不少民眾對於期盼房價下跌。(圖/記者張瀞勻攝)

文/記者張瀞勻

近年房地產市場火熱,房價居高不下,政府接連端出打房政策,從房地合一稅2.0、實價登錄2.0,到平均地權條例及央行第二戶信用管制、7月重拳出手囤房稅,讓不少民眾對於期盼房價下跌,然而專家卻表示,掛著居住正義旗幟的政策,是在害購屋族還是在幫購屋族?近期許多沒評估正反效果的政策倉促上路,反而助漲房價,錯誤的政策比不打房還可怕。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細數近10年政策,從2012年大面積國有土地標售停標、2016年房地合一稅1.0、2021年房地合一稅2.0與預售屋實價登錄,打房政策上路後幾乎皆助漲房價,他直言,2012年因為國有土地標售被批評抬高地價與房價,大面積國有土地停止標售,原本台北市豪宅開價2百萬元,但就在那一年,台北市豪宅開價直接跳上300萬元,當年度銷售的「松濤苑」、「西華富邦」、「皇翔御琚」都在預期台北市大面積土地變得更稀少了,反而刺激豪宅開價狂飆。

2016年房地合一稅1.0實施,希望政策能實現居住正義,課徵短期交易利得稅。結果是造成供給量減少,房市成交量在2017年就回升、2018年價格反彈進入多頭。2021年,房地合一稅2.0與預售屋實價登錄,兩項助漲政策同時上路,讓房價從溫和上揚轉為漲幅擴大。

何世昌表示,許多人支持打房政策,但政策上路前完全沒有經過研究評估,民眾就支持一個未經過驗證、評估的東西上路,就像在打沒有經過人體實驗的疫苗一樣,「更妙的是,房地合一稅經韓國前例已經證明失敗,而台灣又把寫錯的作業拿來照抄,這不是很理盲嗎?根本是一整個作死的節奏。」他指出,台灣房價真的很貴、貴到不合理,但問題是這幾年來的打房政策都沒經過評估,反而助漲房價,錯誤的政策比不打房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