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住宅政策爭議多 問題在哪?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新官上任三把火,林右昌部長真的過猛嗎?新官上任,急於推出新政,如其在基隆執政的創新思維,包括把一片污牆改造成彩色屋成為熱門打卡景點、把垃圾山改造成為潮境公園……,身為基隆人,老家又在彩色屋對面,真的與有榮焉。但林右昌從就任部長以來急於推出新政,住宅三箭匆促上陣,快思缺乏慢想,設想不周,引發了很多爭議,令人質疑內政部的住宅政策為何屢受爭議,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林部長剛上任就風聞內政部要推使用權住宅,政府計畫要盤點三百坪國有土地推二十至三十年使用權住宅,但媒體報導消息一出,被輿論炸鍋,林部長馬上澄清使用權住宅非既定政策,住宅政策要有三大精神:(1)最需要的時候給最需要的人,(2)要有一定的周轉性,(3)要有退場機制。

林部長隨即迅速推出起手式的住宅三箭,宣稱要讓民眾租得起、住得起、買得起。

住宅三箭齊發,箭箭「快思」,但缺乏「慢想」,政策容易流於粗糙

所謂住宅政策第一箭要「租得起」,其實就是擴大租金補貼:針對過去的補貼制度放大對象與放寬適用範圍,三百億錢多到放不完撒不盡,放水到連房東身分證也不必就可申請,幾乎是來者不拒,放手到修法要稅徵單位不得對領獎勵的出租房東追查過去的逃漏稅惡行,簡直在為租賃黑市開後門,替逃漏稅違法亂紀的房東漂白,政策的腐敗已經到了極點,看在納稅人眼裡痛在納稅人心梩,補貼政策已經全亂了套,而再多的補貼也彌補不了租金的上漲,租賃黑市永遠無法解決,再多的補貼最後都落在多房囤房的房東口袋,可憐的年輕租屋族,只能無奈的忍受。

所謂住宅政策第二箭要「住得起」,就只是住宅貸款補貼:其實住宅貸款補貼也只不過一年而已,住得起目標與住貸補貼效果天差地遠,而且衍生了三大缺失:

1.人不對:有房住的人,不是最需要的人。

2.事不全:易造成不公平,排富難排清。

3.時不宜:只有一年,易被質疑為「政策買票」。

每戶三萬的補貼,五十萬戶的受惠眾,被詬病為劫富濟貧,其實並不是林部長所言:最需要的時候給最需要的人。

而所謂第三箭要買得起,就是成立青年購屋公積金機制:政府要把新加坡六十年來的公宅制度一夕之間仿效何其容易,問題在於新加坡國有土地占80%,組屋公宅占住宅量80%,薪資每扣繳20%,企業主也要相對負擔,政府還要協助資金支付頭期款……,我們的政府真有這基本條件為之?租不起妄談買得起形同口號!

認同結合民間力量廣建社宅,對社宅興建的五大建言

當然,我們認同林部長所提,結合民間力量廣建社宅的構想,若真有魄力,想創新作為,從今起,致力於結合民間力量擴建社宅,在社宅量不足5%之前,協調財政部,規定包括國有土地、市有土地,所有公有土地都要全面「禁止標售」全數做為擴建社宅之用途,以免成為炒高地價之幫兇,如此,結合民間力量廣建社宅,才能有充分的土地資源,否則一切淪為空談。

筆者對社宅政策研究多年,誠心給政府提出住宅政策的四大建言:

一、「租優先於住」的規劃:只租不售社宅數量不足之前,別妄談住得起買得起,一切以租為優先。

二、禁止標售任何公有土地:國有公有市有土地標售,不論地段,以社宅規劃優先,社宅不足5%以前,禁止標售任何一塊公有市有國有土地。

三、結合政府民間力量廣建社宅:民間有充分的人力、財力資源,結合政府物力,加速推動效能,政府出地,民間出資並負責物業管理營運。

四、政府成立青年購屋信保基金機構:要年輕人買得起,仿效新加坡制度會張冠李戴難以施行。政府要先考量三大關鍵問題:(1)土地資源,(2)數量規模,(3)制度誘因。

建議政府要先成立青年購屋信保基金機構,並要建立青年薪資自動扣繳提存機制,一定年限存足一定額度,政府補助相對額度做為購屋頭期款(約總價15%),分期付款政府利息補貼,並持續由薪資扣繳機制還款。

新部長政策擬定不宜急就章,過去寡頭政策應振衰起敝,不宜概括承受

為什麼政府住宅政策從蔡英文政府的住宅三箭到林右昌部長的住宅三箭,一直被民眾詬病與不信任?歸根究柢,執政黨仍然缺乏兼具政務與實務的政策擬定團隊,導致學術治國,政策形成寡頭寡斷、粗糙無比,這就是住宅政策無法貼近實務、打動人心的根源。

筆者呼籲,林右昌部長新上任應先盤點不當政策,振衰起敝,而不應概括承受蒙混的偽政績,將來選前被反對黨挖出來攻擊政府嚴重的政策缺失,林部長豈不要概括承受欺騙選民之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