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苦|存15年才終於買房 交屋得看建商臉色

圖 專家建議買預售屋應衡量實際入住日,建議別買預期完工日要等太久的建案,並留意建商口碑和服務品質。資料照示意圖



林佩萱/台南報導


高房價時代,人人有苦衷,找房民眾告訴《蘋果新聞網》,市場屢傳預售屋延遲交屋、施工期拉長3~4年、長則8~15年,變數太多,不知何時才能入住;已買房的民眾蔡小姐也回顧,工作15年才存300多萬頭期款,買下台南1200萬預售屋,過程省吃儉用、面臨每月繳工程款壓力,還有建商售後態度、服務不好,驗屋才2次就被逼著交屋,經歷的辛苦已不想再重複。專家建議,買預售屋應衡量實際入住日,建議別買預期完工日要等太久的建案,並留意建商口碑和服務品質。

一名在南科找房民眾王小姐告訴記者,最近才聽聞善化有購屋族買預售屋,原定年底交屋,建商通知因缺工及人力吃緊關係,交屋需再往後延2年,若不同意就解約;她擔心,預售屋越蓋越久,建商拉長施工期至3~4年,甚至8~15年,買方不只支出工程款,還要花錢租房,對自住客來說是很大的消耗,還擔心建商蓋不下去跑路了,建案變成爛尾樓,「買預售屋變數太多了」,而且近2年房價漲太兇,也擔心是不是買到高點套牢了。

另一名台南從事金融業的蔡小姐38歲,年薪約200萬,她分享,自2019年在市中心買下3+1房43坪住宅,單價23~25萬、加上裝潢費用,總價約1300萬,光是頭期款就一口氣拿了200多萬,工程期也陸續支付100多萬,每月支付6萬,共18期工程款,對上班族來說壓力不小。

蔡小姐坦言,自從買房後,住戶成立交流群,當她看到其他住戶遇到問題,例如排水管有問題,或是聽到建案換過10~20幾位工地主任,大家不免開始擔心,恐慌蔓延住戶討論群,不知是否影響建案的質量,增加很多煩惱。

她抱怨,到了交屋階段,原定3次驗屋,但只驗了2次,建商人員就催著撥款,住戶「被逼著交屋」,而後續需要修繕的地方,建商態度也沒有很好,服務不夠到位。她認為,買房之前要面臨自備上百萬頭期款、每月的工程款壓力,擔心壓縮到生活質量,後續即將交屋階段還要花很多精力和建商溝通,但不是每個建商都重視售後服務,她遇到的建商賣房時態度很好,但售後態度就不一樣了,不過好在一切苦盡甘來。她認為買房一定要慎選好地段,將來才不用煩惱不易脫手。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建議,現在經常有建商將預售屋實價登錄當成「地板價」,以此為最低底價,價格直接往上開高,還強調不二價,「實價登錄反而成為建商賣高價的工具」,而買預售屋還會擔心建商反悔不賣、交屋延期、落跑的問題,因此建議買預售屋應衡量實際入住日,建議別買預期完工日要等太久的建案,並留意建商口碑和服務品質。

若考慮買中古屋,何世昌建議,近年中古屋裝潢成本增加2~3成,買中古屋應考量裝潢成本,若一個地區的新屋和中古屋房價差到3成以上,再買中古屋;若差距不大,反而買新屋還能省下翻新和重換管線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