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靡一時的錄音帶與CD光碟,隨著數位雲端與串流服務普及,已逐漸退出日常生活,但它們仍可能靜靜地躺在家中的角落。若未妥善處理,不僅占空間,還可能對環境造成負擔,特別是CD不易分解,隨意丟棄可能汙染水源與土壤。
南市環保局表示,錄音帶主要由塑膠殼與磁帶組成,丟棄前請務必先拆解,塑膠殼投入資源回收,黑色磁帶則作為一般垃圾處理。若錄音帶無法拆解,請裝袋後交由清潔隊處理,避免磁帶纏繞造成回收設備損壞。
CD光碟屬於公告應回收項目,但因可能含有個人資料,建議回收前先以美工刀或堅硬物品刮除表層,再交給清潔隊資源回收。回收時請將光碟與外包裝分開處理,紙盒、說明書投入紙類回收,塑膠盒投入塑膠回收,若附有塑膠膜,則應視情況撕除後丟入一般垃圾。光碟雖小,但不易分解,若隨意丟棄,可能對土壤與水源造成長期汙染。 
環保局長許仁澤說,目前7-11、全家、萊爾富等三大超商都提供回收廢光碟、廢電池服務,不過回收廢電池時,可重複使用電池,要跟一次性電池分開回收,貯存區域避免陽光照射及水份進入,廢二次鋰電池回收時,應於電極(正負極)貼上絕緣膠,再回收。
圖   錄音帶與CD隨著數位雲端與串流服務普及,已逐漸退出日常生活,環保局教導正確處利方式。圖/南市環保局提供
資料來源:好房網News
★ 友善分享消息,如有不妥請通知即會下架刪除。